北约事件谈判,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北约成员国应该将驻军费用降低到每年1.5亿美元,以避免美国军费开支过高。此外,特朗普还强调,如果欧洲洲国家拒绝减少军费开支,美国将考虑退出北约。这一消息传出后,引发了欧洲盟友的强烈不满。法国总统马克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美美国在欧洲的利益受到威胁,他不希望看到美国退出北约。

回顾美苏争霸-冷战:北约与华约

1948年初,捷克斯洛伐克发生“二月事件”,它被西方舆论称之为“共产党的不流血政变”。这时,苏联的东欧阵营已经初步建立,这种形式给西欧带来了巨大威胁,西欧各国也有了抱团的趋势。1948年3月,英国、法国、荷兰、卢森堡、比利时,在比利时首都共同签署《布鲁塞尔条约》,结成五国联盟,这个五国联盟实际上就是后来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雏形。在战后的欧洲地区,共产党的势头的确旺盛了一段时间。大战把欧洲人的心打的凉了,而苏联在大战中表现的众望所归。因此,不仅有些东欧国家选择了苏联的道路,连意大利这样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共产党也已成为国内第三大党。发生在意大利的斗争,是东西方斗争的缩影。美国看到意大利的发展趋势,就毅然决然地支持天主教民主党政府把意大利共产党排挤出政府。

早在1945年6月,欧洲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将军到柏林会见朱可夫元帅,商定盟国组成的对德管制委员会接管德国的最高权力事宜。德国被分为四个区,东区由苏联占领,西北区由英国占领,西南区由美国占领,西区由法国占领,柏林也由四国分区占领。柏林是一个400多万人口的大城市,它的面积将近900平方公里。按照四国分区占领德国和柏林的决定,原来苏军单独占领的柏林,整个西半部分得让出来,由美军、英军、法军进入。苏军最初对盟军进驻有抵触情绪,美军的先遣部队向柏林开进时,苏军士兵拦着不让他们进入柏林。为此,苏联的将军与美国的将军在柏林郊区进行谈判。苏军基层士兵的念头很简单,他们认为:柏林是红军以伤亡30万的代价打下来的,凭什么让你盟军进驻!

1945年6月5日,对德管制委员会在柏林的美国占领区内成立。7月1日,苏、美、英、法四国军队开始调度并进驻到规定的占领区。苏军占领的东部约占德国领土的1/3,其余部分由美、英、法军分别占领。柏林的苏占区称为东柏林,面积为403平方公里;美、英、法三国军队占领的部分被称为西柏林,面积480平方公里。1948年3月,美、英、法将他们的占领区合并称为西战区,苏联随即宣布退出对德管制委员会。6月,西战区宣布参加马歇尔计划,实行货币改革。西柏林在苏占区,距离西战区180公里,两地区有三条铁路、两条公基层路、一条水路相通。苏联担心西战区马克流入苏占区和东柏林,所以宣布对从西方国家进入柏林的通道实行交通管制,对所有经苏战区运往西柏林的美国货物和军人进行检查。而美国拒不接受检查,苏军就切断了西战区与西柏林之间的水路交通。事情再次僵持住了,这就是第一次“柏林危机”。

苏军没有封锁进入西柏林的三条空中走廊,盟军立即实施“空中支桥计划”,组织对西柏林的大规模空运。西柏林的居民和驻军共有200多万人,每天需运输2000-3000吨粮食和煤才能满足需求。盟军出动数百架运输机穿梭运输,最多的一天出动飞机达548架。据《杜鲁门回忆录》:美国空军感到压力太大,说再这么下去空军就得破产了,他们建议实行武装护送的地面运输。杜鲁门冷冷地回答说:那就意味着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

苏军的封锁持续达14个月之久,美国就空中运输了十四个月,真是财大气粗啊。

苏军的封锁尚未解除之时,即1949年4月4日,北美洲和欧洲的12个大西洋国家的外交部长在华盛顿聚会,举行《北大西洋公约》签字仪式,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简称为“北约”。北约的主要内容是联合一切力量进行集体防御,一个缔约国受到攻击,其他缔约国应该采取包括使用武力在内的必要行动。

1949年5月20日,西战区协商会议通过《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苏联则针锋相对,德国人民代表大会于5月30日在东占区通过宪法。9月20日,联邦共和国正式成立。10月7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正式成立。于是,德意志领土上形成了两个德意志国家,简称西德和东德。

同在一个5月,苏联以及包括东德在内的八个欧洲中部国家,在华沙举行欧洲国家保障欧洲和平与安全会议,缔结《友好合作互助条约》,即《华沙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是缔约国受到武装进攻时,缔约各方立即进行磋商,并以一切必要的方式给予相互的援助。华沙条约组织正式成立之日,就强调组建一体化部队,实行成员国军事生产专业化。从这时起,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在欧洲形成对峙格局。在这个对峙格局中不仅包括常规力量的对峙,而且包括核力量的对峙,因为1949年8月,苏联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了。

俄罗斯想与整个北约求和,谈判《中导条约》牵制美军,这样离间有效吗?

俄罗斯这不是向北约求和,也谈不上有太大的离间作用。只是想用利用北约制造一个声势,让美国好好盘算一下,真的要退出中导条约么?并且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时间,这个争取的时间可能是以年计额!!!

所谓众口难调,谈判的相关方越多,各种主张意见就会越五花八门,谈判起来就会拖沓冗长,甚至无休无止。 想当年巴黎合会的时候,英国首相劳合乔治和法国总理克莱蒙梭,不想听美国那个书呆子白莲花总统伍德罗威尔逊长篇大论的各种和平构想,只是一心着急瓜分殖民地,他们就玩过这一手。他们先是鼓掌说好啊好啊!这个事情这么重大,得让所有的国家都在好好说一说,要不然有一个不服气的将来都不容易和平吧?

然后他们成立了一个充满各种污七八糟小国的谈判机制,把伍德罗威尔逊塞过去,谈了无数时间也毫无进展,伍德罗威尔逊才恍然大悟……

当然了,俄罗斯的具体想法可能还很多。

首先,北约内部的盟主是美国,具有一言九鼎,说一不二的地位,这一点全天下人都清楚俄罗斯人当然清楚。北约目前哪个成员国也离不开美国,更谈不上造美国的反。如果中岛条约被废除,虽然俄罗斯导弹第一时间可能会一这些北约的欧洲成员国为打击对象,但是即便这样到了那时候他们也只有受着。所以离间时不可能的。但是就此制造一点北约内部的麻烦还是可能的,这就是下面要说的其次动机。

其次,虽然俄罗斯不指望北约的这些欧洲成员造反,但是如果能吓唬的他们一起跑去跟美国哭诉自己太害怕了,这也势必加重美国在欧洲防务的投入,比如继续强化在欧洲的反导系统之类的,别看波兰和罗马尼亚搞了两套宙斯盾,如果俄罗斯真的发疯用中程导弹这种相对廉价的玩意去穿破这张网,加上比较新式的巡航导弹,北约肯定还要继续花费巨资接茬强化自己反导体系。想想看,目前北约为了正常的防务开支,达到议定的标准都能吵得天翻地覆,到了那个时候又会是什么场景?美国现在已经是这个德行,还肯愿意多掏钱吗?

最后,别看普京说当年他也不知道戈尔巴乔夫为什么要签这个条约?其实现在就废除中导条约对俄罗斯也没什么好处,真的美俄现在在在中导上搞军备竞赛,俄罗斯肯定还不是对手。但是他们又很想保住那个有擦边球的陆基巡航导弹。怎么办呢?就想办法拖延下去,把这个谈判搅成一场烂局。

俄罗斯现在拿出的理由很光明正大,既然你们是一个军事同盟,而且我的导弹面对的目标正好还就是你们这些欧洲成员国,现在我又给你们发言权,这不是太有道里了吗?美国,你好意思拒绝吗?

这恐怕是俄罗斯最大的目的所在吧。

欢迎关注我,其他回答更有趣易懂。

泽连斯基表示,乌方准备就乌拒绝加入北约和克里米亚地位问题同俄罗斯谈判,释放了哪些信号?

上联:左右摇摆墙头草

下联:诚邀友对

芬兰和瑞典完成北约入盟谈判,这对俄罗斯有哪些影响?

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以后,将会对罗斯产生以下几个影响,一是北约将会对俄罗斯西部形成三面包围,进一步压制俄罗斯;二是俄罗斯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应对北约的东扩;三是面对北约的不断东扩,俄罗斯可能会寻求新的政治联盟。假如芬兰和瑞典加入北约,俄罗斯与欧洲接壤的西部边境将会被北约包围。如果俄罗斯和北约发生冲突,就没有什么安全缓冲地带了,双方擦枪走火的风险系数增大了。对于俄罗斯来说,需要经常面对来自北约的威胁和压力,不得不提高警惕,保护本国的安全。俄罗斯直接面对北约,势必会加剧和欧洲的矛盾,也会影响和欧盟的关系。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的外交和贸易都会受到限制,不利于本国的经济发展。为了应对可能出现的军事危机,俄罗斯势必加强这个地区的军事实力,部署大量的部队。这种情况是俄罗斯不愿意看到的,毕竟会面临巨大的压力。也需要投入巨大的财力来维持地区的平衡,增加了国内的财政负担。即使俄罗斯不增加军事力量,北约也会加强芬兰和瑞典的军事实力。所以,俄罗斯不得不考虑自身的安全,投入可以抗衡北约的军事力量。不管怎样,俄罗斯必须采取一系列的防卫措施,才能有效的应对北约的东扩。在北约东扩到自家门口以后,俄罗斯的日子肯定不好过。为了打破这种封锁,必须寻求新的政治联盟,增加自身的力量。在欧洲方面,俄罗斯已经不可能找到政治伙伴了,只有面向亚洲方面。而一般的国家没有实力和北约对抗,所以俄罗斯有可能加强和中国的政治关系,寻求中国的支持。中国作为一个政治大国,在国际上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如果可以得到中国的支持,那么俄罗斯对抗北约就会轻松一些。

会影响北约的地位,结果导致违约地位的上升,会导致对俄罗斯进行制约,也会影响两国的关系。会影响俄罗斯在国际上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