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庵的故事》之第十二篇《田家庵里曾矗立着的节烈牌坊》
作者:赵爱丽
2018年9月19日
淮南田家庵里曾有一个高大宏伟在方圆百里内非常著名的古节烈牌坊,在凤台怀远寿州,凤阳境内唯一的一座贞节牌坊,贞节牌坊多在我国的南方,在少有的北方,田家庵里的这座节烈牌坊独树一帜,十分珍贵,这座牌坊坐落于大通路(田大路) 与国庆路交叉口东北百米处(原长青蔬菜社内即淮南酒厂家属房北),节烈牌坊也叫贞节牌坊,贞节,指女性节操上没有污点,古时还指已婚女性从一而终,乃至守寡一生,而贞节牌坊,始于宋代,是为了表彰女性对自己的丈夫坚贞不渝,愿为夫殉葬,若守寡也是一生恪守贞节,并对教育子女及社会做出一定贡献的妇女而立的牌坊,当然不是守寡之人皆立牌坊,在“饿死事小,节操事大”的封建社会,那守寡之人,也是历尽千辛万苦,受尽磨难,上孝敬公婆,下抚养和教育好子女,并和睦邻里,及对社会做出一定贡献,才换来一片赞扬声,而得到并使家族引以为自豪的贞节牌坊,可谓一座贞节牌坊就是一个或几个妇女的一生写照,或有无数个辛酸故事。田家庵里这座节烈牌坊,面朝南矗立着,此牌坊立于清末光绪21年(1895年),牌坊由三块碑身组成: 西首为郑广烛妻王氏之坊,中为陈华声妻胡氏之坊,东首为倪人田妻王氏之坊,立牌坊时这三位节妇均已故去,此牌坊为柱出头,三间四柱式石牌坊,牌坊正面斗拱中间镶嵌“圣旨”石匾,牌坊上刻有花纹图案,图案雕刻生动细腻,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牌坊下栏刻有建牌坊的坊序与坊表,及圣旨碑文祥细叙述三位杰出女性的生平事迹,由于田家庵里这三位节妇事迹突出,乡民们一致翘起大母指,赞扬声一片,经当地乡绅们联名要求,知府上报朝廷,经朝廷恩准,决定准予为这三位节烈之女建“节烈牌坊”,以旌表德行,流芳百世,1895年春,择一黄道吉日,进行了揭碑仪式,仪式非常隆重,田家庵地区及周边的人们都倍感皇恩浩荡,夫妻双方家宗族均备香烛贡品,依辈份尊卑前后跪叩献礼,秩序井然,寿州凤阳所属州府县道为首文武官吏和地方有功名顶戴的学者及绅士,衣冠整齐亲临现场致敬。当日锣鼓喧天,管弦嗷嘈,轰动周围数十里,人头攒动,挤得水泄不通,盛况空前!节烈牌坊建立后,人们都以此为楷模,并教育后人,此荣誉世代承袭!此牌坊一直是这三个家族及后人引以骄傲的丰碑,也是淮南人民引以为自豪的宝贵遗产!这座节烈牌坊除了它的思想性,历史性,它还是一件珍贵的艺术品,它集雕刻,文辞,建筑为一体,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历史文物,它自光绪21年的1895年,经历了风风雨雨,见证了战火纷飞,目睹了时事变迁,唯独没躲过文革的洪流,文革期间被造反派推倒损毁,而面朝南的这座古节烈牌坊,三块由寿州吴维翰撰写的圣旨碑文却被完整的保留下来了,已载入史册,仔细阅读碑文,三位节妇的事迹感天动地,令世人钦佩不已!这座牌坊在原长青蔬菜社境内,记得小时候去那儿玩时,见过已被损坏的牌坊石块,当时不知道是什么,如今想再去看看,石块还有否?原想这样的烂石块不会有人要的,前往时还满怀希望,但时过境迁,数十年过去了,此地变化非常大,遗憾的是,我已认不出原来的地方了,还有一位年长我的兄台告诉我,在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晚期,他孩提时与小伙伴们玩耍时,也曾见过杂草中矗立着的这座十分高大的牌坊,只是当时因为怕有狼,没细看,就迅速离开了,这牌坊给他的印象十分深刻,随着时代的变迁,朝廷恩准的建筑可世袭万代的节烈牌坊,总之不见了踪影,在叹息与灰心之时,不竟想到圣旨碑文上的字句:“节妇王氏,夫歿,遗孤七日,有田百亩,节妇能保有其产,扶孤成立,其凛然之节,经百折而不挠,诚哉巾国君子……”古时妇人恪守贞节,能立牌坊是一个女人一生的追求,一座牌坊就是一座纪念碑,古时妇人把贞节看的比自己的生命都重要,宁可守来的是独步黄泉,守去的是逝水年华,空寂一生,也心甘情愿!当今极个别人的节操与这座节烈牌坊相比是无颜以对的,非常遗憾,让淮南人引以为荣耀,又可警示当代人的牌坊消失了,大淮南是人杰地灵的地方,淮南人的聪明善良正直勇敢理应令世人钦佩!

请问下沙市凤台坊在哪里啊?具体的怎么走?

红圈这片都叫凤台坊,在北京中路沙隆达广场和沙市中学之间这一段南面,北京路上有几个路口可以进去,最大的路口在工商银行大楼对面,三进花园旁边,公交的话坐到沙隆达广场就行,出租车的话直接跟司机说到凤台坊就行了。

凤台坊工商银行

我想知道:南京内十三、外十八城门的历史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