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庐山
庐山游景:
锦绣谷
锦绣谷 自天桥循左侧石级路前行至仙人洞,为一段长约1.5公里的秀丽山谷,这便是庐山1980年新辟的著名风景点──锦绣谷。相传为晋代东方名僧慧远采撷花卉、草药处。这儿四时花开,犹如锦绣,故名。北宋文学家王安石诗云:“还家一笑即芳晨,好与名山作主人。邂逅五湖乘兴往,相邀锦绣谷中春。”据说是他游览即兴之作。

碧龙潭瀑布
庐山瀑布有许多以“龙”字为名,如“卧龙潭”、“神龙潭”、“乌龙潭”、“黄龙潭”等。在距庐山牯岭约10多里处的重岩幽林中有一巨大的池潭,这就是“碧龙潭瀑布”,也即王家坡瀑布。这个瀑布是在二十年代初由一个砍柴的樵夫发现的,此后四方游客争相观赏,被视作山北绝胜。其水来自梭子岗北麓,由于这里层岩叠石,水流一路逶迤环绕。在注入碧龙潭的上段,分成三屋挂瀑,而每层分为两条似白练般的悬瀑,连成数十米长,犹如双龙倚天,俯坠潭中。潭旁建有“观瀑亭”。在潭中还有一巨石横列,站在石上可东望鄱阳湖。

美 庐
“美庐”,曾作为蒋介石的夏都官邸,“主席行辕”,曾是当年“第一夫人”生活的“美的房子。 绿荫笼罩下的“美庐”别墅,为石木结构,主楼为两层,附楼为一层,占地面积为455平方米,建筑面积为996平方米。而整个“美庐”庭园占地面积为4928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仅占其中不足10%,因而显得庭园特别敞净,而建筑主体却又显得适宜,既不感到笨拙,又不感到纤弱,产生出一种和谐的美。
庐山会议旧址
位于牯岭东谷掷笔峰麓。松柏茂密,溪水潺潺,环境优美。原是蒋介石在庐山创办军官训练团的三大建筑之一,于1937年落成,名庐山大礼堂。解放后改名“人民剧院”,外表壮观,内饰华丽。1959年中国共产党八届八中全会,1961年中央工作会议和1970年九届二中全会均在此召开。毛泽东同志主持了这三次重要会议。现在,这里已辟为庐山会议纪念馆。里面保存着当年许多珍贵的实物、照片、材料和根据纪录片制作的录相片,供游人观看。 右侧不远处的“庐山大厦”为外观4层、内有6层的钢筋水泥建筑,原为国民党军官训练团的中下级军官住所,正面额上原有蒋介石题写的“庐山传习学舍”四个大字。位于会址和大厦中间的一座宫殿式建筑即为1935年落成的庐山图书馆。
大口瀑布
大口瀑布是庐山管理局近年开发出来的景点,游客可乘索道直接到大口瀑布,也可以从含鄱口坐索道直接到大口瀑布,大口瀑布又称彩虹瀑布,因为往往在雨过天晴过了以后,在这里往往可以从灿烂的阳光下看到五颜六色的彩虹,但比起三叠泉来,它就显得有些小巫见大巫了。

汉阳峰
“东南屏翰耸崔巍,一柄芙蓉顶上栽。四面水光随地绕,万层峰色倚天开。当头红日迟迟转,俯首青云得得来。到此乾坤无障碍,遥从瀛海看蓬莱。”这就是庐山第一高峰—海拔1474米的汉阳峰。据说,在月明风清之夜,站在峰巅上,可观汉阳灯火,故名。 汉阳峰峰巅上,有一方形石台,名与禹王台,为大禹治水登临处。每当晴天一碧,万里无云,登此台眺望,江汉倒悬,楚楚环供,大有“一览众山小”之慨。 汉阳峰南为紫霄峰、东北有小汉阳峰。西北乃一峡谷,系张性断层,长七、八公里,是庐山较大的山谷之一,名“康王谷”,相传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千古佳作《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就是以此谷为原型。谷的末端有一飞瀑,史载“谷帘泉”,传说诸葛亮见此瀑,大为惊叹。
大天池
登上庐山西部海拔900余米的天池山顶,南望九奇峰,下俯石门涧,东瞻佛手岩,西眺白云峰。二水萦回,四山豁朗。此处原建有天池寺,现已废。但原寺前呈长方形的水池,仍碧水悠悠,光灵如玉。 昔天池寺,寺西有一半月形的拜月台,因供奉文殊菩萨而得名文殊台。现存之台为石木水泥混合结构,石室五楹,上有平台。登台眺望,山恋突起,群峰相连,远波明来,极富野趣。尤其是月色朦胧之夜,闲坐台上,眼前深谷中经常会出现点点如同灯光般的亮点, 由少渐多,时大时小,时聚时多,时隐时现,闪闪烁烁,人称“佛灯”。宋代著名理学家王阳明就曾于一个月暗星稀的夜晚,卧此台上,看到了这样的奇异景象,并以诗记之:“老夫高卧文殊台,拄杖夜撞青天开。撒落星辰满平野,山僧尽道佛灯来。” 天池山脊上耸立着一座宝塔,塔四周布满了漫山遍野的青松。微风起时,松涛起伏,它颇似一杆乘风破浪的船桅,荡漾在翠波碧浪之上。塔为一阁式石塔,五层六面,高20余米,始建于宋建炎年间(公元1127-1130年),现塔系公元1927年,唐生智募资易地重建。塔内藏有银佛像、宋币及水晶珠子等文物。 和塔平列于山脊的另一栋外观粗壮、轮廓呈现圆形、伞顶的佛殿,名圆佛殿。塔西有一石质方台,名天心台,为林森所建。台下有硕大卧石,平滑如镜,上镌“照江崖”字样。 龙首崖之险、凌虚阁之云、文殊台之佛光,堪称大天池“三绝”。

一、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哪些千古谜团?

优质答案1:

我个人认为千古谜团是楚霸王乌江自刎,也许你看到会觉得很诧异,建议听听我的看法。

五千年灿烂的华夏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在浩瀚星海中烨烨生辉。让我们不禁感慨这个文明国度的惊人魅力——自强不息,勇往直前!当然,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中,同样留下了众多悬而未解的千古谜团,有的已经大白于天下,不再成谜。还有一些,仍然需要等待我们的考证才能水落石出,还原真相。

在这里我们说一个比较有名的就是:西楚霸王项羽乌江自刎。

我们知道楚汉战争中,最后以项羽的乌江自刎败亡而结束,垓下之战中,项羽败退到乌江边,与此同时也遇到乌江亭长,他劝说项王立刻搭船,撤回江东,以图来日,东山再起,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不过,项王深感愧于江东父老,无颜再面对他们,因此没有听从亭长的建议,于是把自己的战骑赠于亭长。

汉兵追至江边,项王手持兵器,毫无惧色,一口气连杀汉兵多人,因敌众我寡,实力悬殊,身中多处刀伤,最后在江边挥刀自刎。项羽兵败乌江,无颜面对父老江东而自杀,这种说法已经得到了史学界和群众间的普遍认可。然而,通过我们后来更加深的认知,另一种小范围的观点悄然而起。

这种观点的代表认为,项羽并非碍于面子而不过江东。其因有三:

第一,此时虞姬以死,项羽已无心再战。第二,天下大势已定,也无力再战。第三,项羽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江东人,由于避难而随叔父来到江东,从而起兵江东,但故乡在东海下相,也就是今天的江苏宿迁,他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面对江东父老”。综合这三点原因来看,项羽并非完全是因为无颜面见江东父老而自刎。

宋代王安石也在《叠题乌江亭》中有诗言道:“江东子弟今非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对后者的新型观点,也有一定的论证作用。结合当时的史实来看,此时虞姬已死,对于项王的心情和决战的信心一定是有影响。另外,天下的大部分人才已经聚集在汉王手下,例如韩信、萧何等人,可以说天下大势,已归汉王。最后,或许是自己也并非真正意义上的江东人,江东父老未必能再去支持自己。在我看来,不管是普遍意义上的无颜面对,亦或是后来兴起的三种偏见,都有他们存在的道理。

要知道,这一切是受制于当时历史环境与人们认知的影响,我们后人要做的,便是要更加科学辩证地去看待每一件历史史实,要做到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正所谓,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优质答案2:

我国历史悠久,曾留下了许多千古未解之谜,下面编者就来为您解开其中三个,千古未解之谜。

一、阿房宫被焚毁之谜: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曾下令修建一座极度奢华的大型宫殿。宫殿竣工后秦始皇又下令,将从天下掠夺来的财富,放置于该座宫殿内。这座宫殿就是阿房宫。《史记秦皇本纪》记载:阿房宫前殿,东西宽五百步,南北纵向五十丈,殿中可容纳一万人安坐。阿房宫四周为阁道,阁道从大殿直抵南山。


据说,阿房宫中的房间竟然多到嬴政每天换一间房居住,到死都住不完的地步。秦国灭亡后,项羽曾纵火焚烧阿房宫。焚毁阿房宫的大火竟然烧了整整三个多月。

不过近代史学家对于阿房宫有没有建立过,曾提出过质疑。编者觉得阿房宫建立过,但规模并不像史书描写的那样规模宏大。要知道《史记》的作者是西汉史官司马迁,司马迁夸张描述阿房宫的规模,不但可以诋毁秦始皇横征暴乱,还能加深人们对项羽的残暴印象{纵火烧毁天下财富}。


二、无字碑之谜:

武则天临终前,曾命人在自己墓前立下一座石碑{无字碑}。皇帝立碑是为了炫耀、夸赞自己的功绩。那为何武则天立下的墓碑,上面却没有碑文呢?要知道乾陵前不只有一块无字碑,无字碑的西南方向,还有一块武则天为李治亲自撰写的:述圣纪碑。武则天撰写述圣纪碑是为了夸耀丈夫的功绩。而无字碑,正是武则天为夸耀自己功绩下令修建的。

仔细查看无字碑,你会发现,上面虽然没有留下文字,但却有无数纵横的方格存在。预留纵横的方格{3000多个方格}说明武则天是本打算在上面篆刻文字的。到了北宋时期,该座石碑上曾有39位文人留下42段评价武则天的文字。只是至今这些北宋文人留下的文字早已模糊不清。

这些都在证明一件事:武则天原本是打算在无字碑上留下夸赞自己功绩的文字的。但武则天死后,新皇李显却没有遵照母亲的遗命这样做。这又是为何呢?

因为李显在身为武则天儿子的同时,还是李唐皇族的一员。武则天篡唐称帝时,曾大肆屠戮李唐皇室。对于李显而言,母亲此举无疑是残暴的。遵照母亲遗命,在石碑上篆刻称赞母亲的文字,会引起李唐皇族的不满。按照事实去篆刻母亲的生平,又会让李显颜面无光。因此不想担负不孝之名的李显,才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违背武则天遗命,不在墓碑上留下评价母亲的碑文。


三、建文帝下落之谜:

朱元璋临终前曾将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朱允炆继位后,为了维护统治,便开始大肆削除藩王。眼见一众兄弟被朱允炆欺压,下一个目标就会是自己的朱棣,决定对朱允炆提前动手——起兵清君侧。最终朱棣成功攻占南京,登基称帝。南京陷落时,皇宫大内突然发生了一场火灾。相传朱允炆正是借着这场大火,逃离了南京城。从此朱允炆的下落也就成了一个明史未解之谜。


朱棣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就是为了搜寻朱允炆。一直没有搜寻到朱允炆的朱棣,最终病逝在出兵漠北的途中。朱允炆究竟逃到了哪里?近代史学家在云南正续禅寺的正殿大门处发现了一副对联。这副对联上的内容,正是以朱允炆的口吻,大肆贬低朱棣。同时史学家还发现正续禅寺藏经楼的配殿里,竟然有供奉护送朱允炆出逃文武大臣们的灵位。

除这些以外,史学家还发现狮子山{正续禅寺所在地}周边的村镇中,有许多关于朱允炆的记载。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一位上海历史学家在《人民日报》上发表研究报告。该专家称:经过考证狮子山正续禅寺,就是朱允炆最终的落脚地。由此可知,朱允炆并没有出逃海外,而是逃到了云南。

题外话:明朝初年,朱元璋封沐英为黔国公。1392年沐英病逝,朱元璋又让其子沐春承袭了黔国公爵位。因此编者推测:逃到云南的朱允炆,是得到了沐春的庇护,这才躲过了朱棣的搜捕。

比较有意思的是,朱允炆继位之初就让沐春的兄弟沐晟,率军前去镇压蛮刀干孟之乱。朱棣登基后,虽然因沐晟得罪岷王一事,惩治过沐晟。但在八百进犯大明边境和明军对交趾用兵时,朱棣都曾让沐晟,以明军副帅的身份随军出征。由此可见同是兄弟,沐春心中效忠的对象是朱允炆,而沐晟效忠的对象却是朱棣。但对于朱允炆下落一事,兄弟二人都对朱棣做到了守口如瓶。

二、埃及金字塔为什么被称为千古之谜?

优质答案1:

一说起金字塔,人们往往联想到的就是它的种种神秘迷人之处。比如大金字塔底座边长为9140英寸,其周长(9140x4)就是36560英寸,除以100得到365.6,很接近一年的天数。把这个周长除以塔高的两倍,得到的数字很接近圆周率。大金字塔高度乘以10亿,就刚好等于地球到太阳的距离。比如金字塔有种种神秘的效应,比如把猫放进金字塔,很快也会变为木乃伊,各类蔬菜瓜果,放在里面往往能够长时间不腐烂,人在里面甚至会治愈头痛等病症。再就是金字塔的建造水平超越时代,处于公元5000年前的埃及人无法建造金字塔,是外星人的帮助才建造了神秘的金字塔云云。

概括起来,关于金字塔的神秘主要就是三类:

1、金字塔的各种参数,经过一系列计算,暗示了大量的数学常数;

2、金字塔有种种神秘的魔力,现代人无法解释;

3、金字塔的建造水平超越时代,当时的人类无法建造。

但是,事实却是,以上三点或者是巧合或者是谣传,要么就可以被不断的研究所解释,金字塔所暗含的,更多是一种人们对相隔千年的古人的神秘想象罢了。

下面逐条介绍一下:

一、金字塔的数字之谜

有关数字我不再重复了,但是这类数字普遍一个特点就是存在大量的误差和虚数。再经过大量复杂的计算,往往就能和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数字联系起来。可是事实上,这类生活中的数字往往就是这样随机联系的,只要你随便找到一些数据,比如桌子的长度、高度之类,乘以一定的倍数再相互除一除,往往就能和某个数学物理常数相当接近。这其实是数字的一种特性,也是数学常数之所以能够成为常数的原因。

也就是说,金字塔的数字之谜,与其称其为金字塔的,不如称为万物的。世间所有的物品都存在这样那样的数字之谜。这本身只是数学的一个奇妙之处,与金字塔其实没啥关系。

二、金字塔的魔力之谜

20世纪初,一位法国人将猫的尸体放在一做金字塔模型下,发现猫变成了木乃伊!在50年代,一位捷克人将一把剃刀放在纸板做的金字塔模型底下,发现它保持锋利的时间超过了别的剃刀。以后,又有人声称将食物放在金字塔模型下不会腐烂,还有人声称在金字塔模型下冥想(相当于中国人练气功)更有效果。

然而一些严肃刊物并不这么看,《怀疑探索者》(Skeptical Inquirer)杂志报道过一个实验,发现在金字塔模型下保存的葡萄酒,其新鲜程度与别的葡萄酒并无差别。因为多数研究者并不把这些迷信言语当真,所以研究并不太多。但可以肯定的是,这类“想象”,会一直出现,并且越发显得神秘。只要是某样古代的发现,金字塔也好,三星堆也罢,一定会出现某类神秘的发现,这更多是一种文化现象,一种人们对不可知事件的想象,只有迷信的人才会接受,是用不着认真对待的。

但是问题就是,不管怎么解释,总会有人信以为真。

三、金字塔的建造之谜

很多人在估算金字塔的建造人力上,都出现了错误。有学者认为,以当时的技术水平,埃及必须有5000万人口才能实现,而那时全世界才不过2000万人。

然而越来越多证据表明,金字塔建造以当时的人力是可以实现的。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水力建造,一种是先修筑土斜坡,配合杠杆。

关于水力建造方式,可以百度一个网易公开课视频:《埃及金字塔究竟是如何建造的》(链接不符合头条要求不能过审)

修筑土斜坡与利用杠杆,考古学家Mark Lehner博士曾经领导过一个著名的试验:采用古埃及的技术,12个人仅用三周时间就用同样大小的巨石建起了一座五米多高的小型金字塔。也就是说建造金字塔仅凭人力是完全可行的。有大量的考古证据证明建造过程,第12王朝时期的一幅墓画画着这样的劳动情景:172个人用滑橇拉一块估计重达60吨的石块,有一个人在旁边喊号指挥,还有其他人往地上倒水或油,通过减少摩擦来搬运巨石。考古还发现了开采了一半的石头,部分当时的工具。

大金字塔就是胡夫建的。在塔内的国王墓室的屋顶,就写着胡夫的名字。塔内石头有当时的建筑工人刻上的各种记号,其中有一块写着:“工匠组。胡夫国王是多么伟大”。对建大金字塔究竟用了多少人工,各位学者的估计有所出入,但都在两万到四万人之间。但是远远不是很早以前人们所估算的五千万人。


实际上,古埃及人并不仅仅造了一座大金字塔,而是跨越很长的时间,陆陆续续的建造了大大小小的一百余座。比较这些金字塔,就不难发现古埃及人建造金字塔的演化、改进过程。

第一座金字塔建于古埃及第三朝代国王Djoser(公元前2668-2649年在位)时期,其设计师是古埃及的圣人Imhotep。做为一项全新的工程,这座金字塔经过了多次改建才定型。最初的设计是象以前的国王一样建一座长方形石椁,经过了六次改建,演变成了一座前所未有的宏伟建筑物:六级的阶梯式金字塔,高60米,底座140x118米。

Djoser之后的国王继承了建阶梯式金字塔的传统,但是规模要小得多,也许是不再具有Djoser时期的人力、物力。在第三朝代和第四朝代(公元前2613年)之交,有人尝试改变金字塔的设计。开始是要建一座阶梯式金字塔,建造期间改了几次,想要建成真正的金字塔。这座原高93.5米的金字塔坍塌了(可能就是在改建时坍塌的),现在只剩下了一堆废墟。

下一座金字塔(高达105米)属于第四朝代的第一个国王Snorfru。它既不是阶梯式金字塔,也不是真正的金字塔,而是处于二者之间的过渡型:下半部的坡度为54度,但是上半部的坡度减少为43度,因此它的斜边是弯曲的,被称为“弯曲式金字塔”。这是唯一的一座“弯曲式金字塔”。很可能是因为前一座金字塔坍塌了,所以才采取了这种保守的过渡型设计。接下来的一座金字塔也属于Snorfru,而且是一座斜边不弯曲的真正的金字塔(高104米),只不过它的坡度仍较保守,只有43度。再下一座金字塔就是Snorfru的儿子胡夫(公元前2589-2566在位)所建的大金字塔了,原高146米,坡度52度。

由此可见,古埃及人是花了一百多年的时间,通过一步步的摸索、改进,才建造了这座古埃及的象征的。

结论

金字塔并不神秘,它无疑是古代世界的工程奇迹,在古埃及时代实现金字塔的建造无疑是伟大的,不可思议的,但是,它也并没有超越古代人类的文明水平,并不存在什么无法被科学所解释,不可思议的事件。事实上,对古埃及金字塔的研究发现,让我们了解认识了那个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了解了我们是从哪里走来的,这也是考古学研究需要告诉我们的。

面对金字塔,认为它是一种未解之谜,往往是人们思维的习惯,在一种以常理难以接受的事物出现后,人们的反应往往是两种:


一种是否定,认为是假的,不可信的,是后人编造的,纯扯淡。当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这个事物确实年代久远,实现了当时人们难以达到的水平后,人们就会走向另一个极端。认为这个事物是神秘的,是威力无穷的,是某种难以言喻的伟大力量的代表。然而事实往往却是,它是两者的一个折中。譬如金字塔,它既不是假的,现代人建造的;也不是神秘的,外星人建造的。它就是在公元前某个确切的时间点,由一群人出于一个浅显的目的,或是为了保存粮食,或是为了死后的祭奠,发挥当时的所能企及的全部能力,建造出来的一个工程奇迹,仅此而已。

优质答案2:

金字塔并没有传说中那么神秘,很多人说它神秘是因为不了解。

金字塔英文名字Pyramid,汉语之所以叫做金字塔是因为,金字塔的每一面都呈三角形,类似于汉字的“金”字。金字塔的象形文字写作:

mr

读作mr,常缩写成:

这个图片表示的是底座上的一个三角形,意为“飞升的地方”。因为是法老的坟墓,所以表示法老的灵魂通过飞升与太阳神相见。

问题一:为什么叫金字塔为Pyramid?

Pyramid来自希腊语Pyramis,是希腊人的一种三角形的小面饼,当希腊人看到金字塔的形状时,自然想到了他们吃的小面饼,所以把金字塔叫做Pyramis,希腊人这么称呼金字塔,大概有戏虐的成分在里面。

问题二:金字塔的建筑材料是啥?来源于哪里?

金字塔的主体部分的建筑材料是石灰石,来自吉萨高原当地,不是网传的混凝土,外层曾经覆盖一层白石灰石,来自尼罗河对岸的图拉,现在已经全部脱落。

问题三:古埃及共有多少金字塔?

据统计,到2002年时,已经发现大大小小的金字塔110座,分布在北到吉萨,南到赫拉克里奥坡里斯。

问题四:金字塔经历了怎样的发展?

标准金字塔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最初的马斯塔巴墓——阶梯金字塔——标准金字塔。

在开罗西南约24公里处的萨卡拉,分布有很多的马斯塔巴墓。

早王朝马斯塔巴墓

最著名的阶梯金字塔属于左塞尔王(公元前2667-公元前2648)。左塞尔王的金字塔,最初也是马斯塔巴墓,后来为了体现他作为法老的威严,他命人在原有马斯塔巴墓的基础上又加了三层马斯塔巴,这样整个金字塔高达40米;后来考虑到整个建筑群的和谐,又向北部和西部扩建,并在此基础上再增加两层,这样阶梯金字塔的高度达到了60米。

阶梯金字塔

左塞尔王金字塔剖面

最后,在阶梯金字塔的基础上,把各阶梯间用石头填平,就成了标准金字塔,最著名的金字塔即为胡夫金字塔,又叫大金字塔。大金字塔位于吉萨的丘陵地带,原高146.5米,现存137.20米;底部边长原230.38米,现损减到227.5米;倾斜角度为51°51′。整个金字塔共有250层,由约230万块石头堆砌而成,总重约为570万吨,最大的石块重15吨。

关于胡夫金字塔的有趣故事:据希罗多德记载,胡夫为了建造大金字塔而耗尽钱财,他竟然强迫自己的女儿去卖淫,从而勒索报酬,这一传说的真假已经不可考。

问题五:金字塔是怎么修建的?

古埃及并没有留下关于金字塔修建的详细材料,但是学者在金字塔附近发现了杠杆、滑轮、石锤和铜凿,据此推测大概有以下两种方法:

1.据希罗多德说,是埃及工人采用杠杆把石块一阶阶往上抬;

2.现代学者认为可能是采用斜面上升法:在金字塔的每一层筑起一个等高的斜面,直接把石头推上去,另一种斜面上升法是在金字塔的每一个侧面建筑梯形斜面,一层层往上托。

金字塔修建的方法

问题六:金字塔的修建者是什么身份?动用了多少人?

希罗多德记载,金字塔的修建动用了10万人,共花费了30年完成,但是胡夫在位时间也只有20多年,所以他的记载可能不符合事实。他们提出,金字塔的修建者由季节性的劳动者和长期性专门劳动者一同完成,皮特里认为希罗多德所说的10万人是季节性的劳动者,他们大概每年工作三个月,然后由下一个10万人继续工作。现在考古学家在金字塔附近发现了工匠村,此工匠村中可容纳劳动者4000人,这些劳动者中包括熟练的石匠及其随从。两种劳动者一起工作,金字塔的修建可以在20年之内完成。从考古证据来看,这些劳动者主要是埃及的自由民和熟练工匠构成,关于利用奴隶修建金字塔的说法,证据不足。

问题七:修建金字塔的习惯什么时候结束?

埃及第六王朝结束以后,中央集权崩溃,继任的各位法老再无力修建规模宏大的金字塔。随着中王国的到来,金字塔的修建开始恢复,但是他们的规模再也达不到胡夫金字塔的程度。

问题八:古埃及最后一位修建金字塔的法老是谁?

在埃及的阿拜多斯地区,有第18王朝第一位法老阿赫摩斯(Ahmose)(公元前1550-公元前1525年)建设的古埃及最后一座官修金字塔。但是阿赫摩斯本人并未埋葬在这座金字塔内,他可能埋葬在了德拉·阿布·艾尔-纳旮的金字塔群中的一座里。而阿拜多斯的这座金字塔,只是他的衣冠冢,因为学者进入该金字塔以后,发现其中不存在墓室,下图标红部分为阿赫摩斯金字塔的位置。

阿拜多斯地区阿赫摩斯的金字塔

问题九:古埃及普通人可以修建金字塔吗?

古埃及第18王朝是一个分界线,在此之前,古埃及的金字塔一般是法老修建,普通人没有修建金字塔的权力;而第18王朝之后,在古埃及普通人,特别是埃及的官吏和工匠中间,开始流行修建金字塔的习惯。现如今,在埃及的麦地那(Deir el-Medineh)工匠村、萨卡拉(Saqqara)地区和塞伊特(Saite)地区均存在数量不等的属于非王室埃及人的金字塔。

麦地那工匠村工人的金字塔坟墓

问题十:这些非王室金字塔的主人是谁?

这些私人修筑的金字塔,其主人大多为古埃及的高官、或者富裕而又有石头加工手艺的工匠。

问题十一:这些私人修筑金字塔的习惯什么时候结束?

在古埃及的塞伊特地区,公元前600年的第26王朝,埃及普通人还在修建金字塔。这类金字塔建于一个长方形的台子上,在金字塔的一边连接着停尸间,在此停尸间一般立有一块属于死者的石碑。从此停尸间地面上的通道可以直通金字塔底部的墓室。从内部往上看,这类金字塔的内部一般是拱形顶。

塞伊特形制金字塔竖剖面

问题十二:埃及周边地区有没有金字塔修建

受埃及文化的影响,在努比亚地区存在很多的金字塔,甚至下努比亚还存在普通人修建金字塔的习惯,这些金字塔大多位于下努比亚的阿尼巴(Aniba)和索莱博(Soleb),但是其基本形制和古埃及金字塔相似。

努比亚地区金字塔

参考文献:刘文鹏,《古代埃及史》,北京:商务印书馆, 2010年。

A. R. David,The Pyramid Builders of Ancient Egypt,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 Kegan Paul plc., 1986.

声明:上述图片中的有些小金字塔是后来修复的,或者在原来的遗址上重建的。别TM给我抬杠说为什么这么新。

三、河图洛书的本源是什么?它真是千古之谜吗?现在是高科技时代了还说不清楚吗?

优质答案1:

科学能解释。但解释不全。比如,用多维图的方法将河图、洛书完整的画出来。我想一定是很难的。

优质答案2:

大家好,弹指千年为您解答!

导读:河图与洛书其实只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两幅神秘图案,一直它被认为是河洛文化的发端,是中华文明的源头,甚至还有"宇宙魔方"的说法。



关于河图洛书的出处

相传,上古伏羲氏时,洛阳东北孟津县境内的黄河中浮出龙马,背负"河图",献给伏羲。伏羲依此而演成八卦,这后来成为《周易》的理论依据。又相传,大禹时,洛阳西洛宁县洛河中浮出神龟,背驮"洛书",献给大禹。大禹依此治水成功,遂划天下为九州。又依此定九章大法,治理社会。史料上说:"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就是指这两件事。


河图洛书上都有什么

传闻在河图上,有着排列成数阵的黑点和白点,整个看起来就像一个八卦;而洛书上,纵、横、斜三条线上的三个数字,其和皆等于15,十分玄妙。其实这些东西,放在现代来说是在普通不过了,但是在几千年的古代,它的产生绝对是中国先民心灵思维的结晶,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标志。



之后有人根据河图洛书编写出《周易》和《洪范》两书,这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哲学、政治学、军事学、伦理学、美学、文学诸领域产生了深远影响。作为中国历史文化渊源的河图洛书,功不可没。

河图洛书的价值和意义

河图洛书是中华文化,尤其是阴阳五行术数的起源。先不说它对《周易》、《洪范》两书的影响,其实在之后诸子百家,以及太极、八卦、周易、六甲、九星、风水、等等都可以看到它的影子。



河图洛书的意义在于,第一,证实了关于卜筮与天地相应的思想早在六、七千年前就有了具体体现 。第二,承认中国南方和东南亚的八角八芒图案和美洲太阳历石为历法,就应该承认6500年前的相似图案也是历法。第三,它的出现有力的证明了,在上古无文字的时代里,八卦就已经产生了,八卦在中华文化的温长历史中至少有八千年连续传承。

结束语:河图洛书其实就是,数的最初形态,是各种学说的理论基础,并不是什么千古之谜!用高科技的话来说,它就是计算机里的0和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