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多少年来,中国一直处于战乱之中,百姓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多人为了生存,不得不背井离乡,四处逃亡。有的人因为没有的,饿死在路上,有的人因为饥饿难耐,最终选择投靠敌人,成为一名汉奸。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原本是国国军中将,后来投靠日本人,成为一名汉奸,最终被枪决。那么,这个人究竟是谁呢?他就是戴笠的手下,军统少将毛人凤。


一:民国多少年

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建立了中华民国,该年即为民国元年,到1949年全国解放,共48年。在台湾,至今为民国102年。

二:民国多少年历史

中华民国存在了37年的时间。从1912年中华民国正式成立,一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中间37年的时间被称为中华民国时期,而在这37年里,还有三届民国政权。
整个中华民国时期,算上临时大总统、正式大总统、代理大总统一共出现了八位,分别是孙中山、袁世凯、黎元洪、冯国璋、徐世昌、曹锟、蒋介石、李宗仁。
“中华民国”这个国号是由孙中山先生最早提出的,1904年,孙中山在美国用英语发表《中国问题之真解决》演讲时,用了“中华民国”一词的英译:NationalRepublicofChina。
1906年12月2日,同盟会在东京召开纪念《民报》创刊一周年大会,孙中山先生在演讲时,第一次用汉语提出“中华民国”这个名称。
次年,为宣传反清排满革命思想,大学问家兼大革命家章太炎在《民报》第十七号上发表《中华民国解》一文,“中华民国”这一名称从此为更多人们所了解。
为了证明此国号名称之“名正言顺”,章太炎引经据典,广征博引,从历史文献中找到很多直接和间接材料,指出只有“中华民国”这个称号才是最好最恰当的国号,是独一无二的最佳选择。

三:民国多少年怎么换算

现今,人们的生活水平高了,很多人酒都看不上这小小的一块钱了。但是,在民国小小的一个大洋却是值很多钱的。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一块大洋”究竟在当时的环境下,能够从市场买回来多少东西吧。

首先,民国的物价与如今已是不同,那么,我们就应该翻翻历史书,对照着当时的日常生活用品等不同因素来进行物价比对,然后,才能算出当时这一块大洋的购买力。

具体情况,我们可以根据当时的一些日常用品的价格来比较计算。然后,我们就能够算出当时一块大洋的购买力了。不过,我们也知道,物价的高低也是会随着时间和地点的变化而变化的,因此,我们在这里也只能做一个大概的统计了。

今天,我们按当时上海的市场价来算,从大米,猪肉,白糖,棉布等衣服食物入手进行比较。1872年的时候,上海市场上的大米单价是每石2.7银元,而当时容量一石是10斗,大概在160斤,约合180市斤左右。因此,当时大米价格应该是在1.5分银元。

到了1901年,米价有所上涨,到了2.2分银元一斤。那个时候,一块大洋就是70元。又过了好些年,到了1911年,在接下来的10年,米价有了一段稳定的时间,一斤米在3.4分钱,一个大洋大概可以买到30斤的上好大米。

在那期间,一个大洋可以买8斤肉,一斤大概1角2分左右。一块大洋拿去买棉布,可以买10尺棉布,一市尺在一角钱。白糖一斤6分,油贵一些,一斤8分。那时候的盐最便宜,一斤2分不到。也就是说,一块大洋折合人民币大概就是45元。

1920年至1925年,上海市场上的米价大概是一市石9.5银元,一斤大概在5分钱,一个大洋买18斤大米。一个大洋买的到的猪肉大概在7斤左右,棉布只能买8尺了。白糖,油,盐都有所上涨。于是,一块大洋的购买力就减弱了,大概折合人民币为35——40元左右。

后十年的时间里,上海大米价格上涨了,一市石需要10个银元左右,一市斤需要六分钱,一块大洋只能买到16斤的大米了。一个银元买猪肉也少了2斤,只能买4——5斤,一斤需要2角钱。棉布买到的尺数也少了,一个银元可以买6尺。白糖,植物油,盐都涨价了。

最后,我们可以算出来,此时的一块银元折合人民币为30——35元。因此,我们对于清末民初的一个大洋的价值基本上都是可以算出来的。当然,前面我们也提到过大洋的购买力,因为,地域的不同而会发生不同情况。

我们对照的上海市场物价在当时来说,比北平要高一些,约高出百分之十五左右。《银元时代生活史》中也曾说道:大概是华北地区的每块大洋相当于上海价值的一倍以上,这里是以收入计算的。

30年代,一块大洋在北平可以豪迈地来一顿羊肉火锅了。但是,南下到了上海,一块大洋只能吃两个人的西餐一次。至于贵妇们喜欢的逛公园,一个大洋基本上就是一张月卡的待遇了,去大半个月的公园是没问题的。如果看演出,就只能买10张入场券了。

而报童卖的报纸,在当时一个大洋就可以预订一个月的量,报纸就能送到家里了。书籍的话,一个大洋可以买一本比较厚的或者两本比较薄的。至于鲁迅先生的《呐喊》,售价是7角。翻阅相关资料,我们可以查到,清末民初五个大洋可以买上一头健硕的大水牛,耕地必备啊。

那个时候,一个银元还可以买到一担米,但是,到了民国后期,只能买到一担谷子了,加工成米还得另算价格。如果按照等价交换,后来因为一个银元约等于0.8两,当时,一两银子是差不多是一百元,按照当时规定,银元有“火耗”损失的,所以,看成一两银子。

因此,当时的一块银元应该是250元左右。这可不是胡诌出来的,是当时的相关部门规定的。除了当时的生活用品可以用作参考标准之外,我们还可以用当时发放的薪水来作为参考。

比如说:鲁迅先生在民国初的时候,在北师做教授的月薪是300块大洋,也就是3万元打底,相比较于一般人而言,这可谓是高薪待遇。那时普通工人工资大概只有五到十个大洋,就连蔡锷做云南总督也只有65个大洋,这差距还是挺大的。

宋朝时期,一两银子的购买力大概就是现在一张红色毛爷爷的购买力。因此,我们在进行换算,得出的大概结论就是:在民国初期,一块大洋相当于250元左右,到了民国后期,基本上就只能价值100元了。

虽然,最终我会告诉你当时的银元兑换成现今的货币相当于100-250元左右,但是,笔者还建议再乘以二到三倍。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些计算没考虑恩格尔系数的差距,恩格尔系数在25%和75%的差距下,食物的重要性会更加凸显,因为,原始数据是拿食物折算出来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二十年代,江西农村一块大洋可以生活一个多月,而这个数字就差不多相当于今日两三千。到了三十年代,上海学徒工每月零用钱不到半块大洋,这个数字大概相当于今日两千。出师后工资四五块,所以,每块大洋则相当于今日的两千一样了。

参考资料:

【《银元时代生活史》、《民国时期的大洋价值》、《恩格尔系数》】


四:民国多少年结束

中华民国开始于1912年,结束于1949年。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革命党在南京建立临时政府,各省代表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月民国正式建立。

中华民国开始于1912年,结束于1949年,是从清朝灭亡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期间中国的国家名称和年号。中华民国是辛亥革命以后建立的亚洲第一个民主共和国,简称民国。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后,革命党在南京建立临时政府,各省代表推举孙中山为临时大总统,1912年元月民国正式建立。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势力主政中国,北洋政府分崩离析后政局动荡不安,孙中山南下广州,召开国民党一大,建立黄埔军校随而建立国民政府,促成国共合作后的孙中山不久病逝。

1926年蒋介石继承孙中山遗志领导国民北伐,意欲统一中国,到1928年东北易帜,国民政府从形式上统一中国,蒋介石成为继孙中山之后的国民党领袖。 统一之后,民国进入所谓的“黄金十年”建设时期。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中国成为反法西斯同盟国,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一举成为美英中苏四大国,并作为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赢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1949年后因国共内战失利,中华民国被中国共产党所领导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所代替。


五:民国多少年日本入侵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九月三十日,日军敌机第一次入侵台山。十月十五日,敌机第一次轰炸斗山、冲蒌、公益、都斛。从此以后,敌机频频空袭台山各地,新宁铁路沿线成为敌机轰炸的主要目标;人民在敌机轰炸声中惶惶不可终日,生命财产蒙受惨重的损失。台山内陆遭受日军沦陷,最早则是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之后分别于三十三年和三十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