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铆钉引发的惨案!导致了524人遇难】
这就是发生在1985年8月12日的日本航空JAL123号航班空难事件。
这起空难是世界上单一飞机空难中死伤人数最多者,也是全球第二大严重空难。
当时JAL123号航班飞行计划为:18时00分从羽田国际机场起飞,起飞后爬升至24,000呎后向西南方向直飞,到达伊豆大岛后,转向朝西方直至和歌山县串本町上空,再顺时针方向绕行约135度之后朝东北方进场,预计18时56分到达伊丹机场。
1、18时12分:JAL123从羽田机场18号停机坪,进入15L跑道正常起飞;
2、18时24分35秒:起飞12分钟后突然发生巨响,机舱内发生爆炸性减压,垂直尾翼有一大半损毁脱离,机长做出返回羽田机场的决定;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已经无法操控飞机;
3、18时56分21秒,机长发出最后一次通话:もうだめだ(现在不行了);
4、18时56分30秒:JAL123以每小时641公里的速度,从高度2600米于群马县高天原山山脊上空,翻转并坠毁在地面,并引发山火。
最终,造成了JAL123飞机上共520人遇难 只有4人生还的惨剧。
调查结果表明:在1978年6月2日,这架波音747-100SR 飞机执飞JAL115航班,在伊丹机场降落时损伤到机尾,而在机尾受损后,波音公司并没有妥善修补这个损伤区域。加上频繁的飞行超出了维修限定期限,最终造成飞机尾翼压力壁面板累积的金属疲劳达到了极限,无法再承受气压差而破裂。这是造成1985年这起空难的根本原因。
按照波音公司的维修手册,在替换损伤的机尾压力壁面板时,本应当使用一整块的接合板连接两块需要连接的面板,并使用三排铆钉固定。并且,技术修补完成最多只能承受10,000次左右的飞行。
但是,波音的维修人员没有找到一整块的接合板,于是他们使用了两块接合板,如此,实际上只能使用了一排铆钉加以固定。这造成了固定点最后一块接合板所承受的应力明显增加,对金属疲劳的抵抗力下降了至少70%。
而在维修后的几年内,该机频繁的飞行,在客舱内部的多次加压和减压情况下,导致飞机尾翼的金属疲劳不断累积,压力壁破损,最终发生了飞机尾翼断裂。依照事后调查人员的计算,该班机自维修至失事时,实际已经飞行了12319次。
1985年9月6日,波音公司发表声明,承认在修复压隔板方面犯了一个错误。随后,NTSB(美国国家交通安全委员会)判决这起空难,波音公司承担100%的责任。
因此次事故,日航董事长引咎辞职,并向受害者家属赔偿了共计7.8亿日元。公司维修部经理、数名基层职员、波音公司的一位工程师以自杀谢罪。

1、为什么同样都是在医院养伤,李云龙有123号首长关心,赵刚却无?

李云龙住院抢救期间,有很多大佬特地打电话关照野战医院,包括华野各大首长,说他资历老脾气直,名声在外,不过用李云龙自己的话说,他是华野花什么代价挖来的?抢救不过来不肉痛啊?!像他自己,用机关枪换来的得力干将一战就要抢救,他也急眼啊!赵刚不同,一是赵刚住院时只是团职,二是赵刚即使是师职时负伤抢救,华野首长没有特殊情况也只能礼节性关心一下,赵政委是政工干部,对赵政委的关怀,必需由华野政委为主主持,不应该由军事主官带头,这里面分寸拿捏相当重要,有些东西文艺作品没法表现,亮剑里建国后有丁伟去看李云龙的情节,也有李云龙去看赵刚的情节,都梁写亮剑,对军史当然相当了解,几乎所有情节都有真实历史背景,不过他并没有描写这两次老战友会面背后的复杂情节,那就是建国厚军级以上老战友会面,需要组织上特批,还需要组织上派专员在场记录谈话,作为后来记史所用,但真的也还有别的目的,咱们不要讨论。

总之,亮剑里这两次老战友会面,不说不可能,确实非常困难,也绝对不可能像我们看到的那样家常。刚建国没多久,理论上这两次会面根本就批不下来,即使批下来,也不可能就如我们看见的这样见面,而是随时随地丁伟后面有个拿小本狂记的……专员,李云龙后面、赵刚背后都有这样一个人!在战争年代,李云龙赵刚一个锅里搅马勺,组织上当然也很乐意多一些这样磨合成功的班子,但是也绝不会建议和鼓励一支部队上上下下军事干部和政工干部都这么亲密无间。所以赵刚就是同样在淮海战役中与李云龙一样受伤的话,华野政委会特别关心,其余首长多半会委托政委带上自己的心意和祝福,不会直接表示关怀,我想说的是这种不成文的规矩其实非常刚性。作品里李云龙的部队到了福建,他自己伤好后追过去,赵刚已经上调政治部,这其实不是李云龙这一个军的变化,大家可以看看这一时期所有军一级的人员变化,没有军政调动的屈指可数。这跟后来几大军区司令员轮换,差不多是一个意思,说穿了就是组织上不愿意试探人性。所以赵刚在团职时负伤,没有大首长关怀,那也是瞎扯,当时八路军百来个团,别的首长不能表示特别关心,政工系大佬也是要特别关心的,只是当时我我党我军交通联络和后面淮海战役时也没法比,政工系对赵政委的关怀也是特殊的,李云龙最好少去过问的一条线,赵刚也不是作品所需要表现的主角,才会出现这种觉得赵政委不受重视的错觉。实际上我党我军的历史上,政工系干部受到的重视觉得超越李云龙这样的军事干部,只是政工系自己条件好,有自己内部单独一条线来执行,也很少像李云龙那样的军事主官一样,可以无所顾忌的到处传达。

我个人的理解,赵刚在团政委时受伤,他们政工系内部传达,最起码会传达到八路军总部政委面前,只是内部处理,副总指挥就算知道,不特地跟他说明,他也会装着不知道,这是分寸,再大的私人交情,在那个年代,也不允许大过组织关系,当然,赵刚跟副总也没有这个程度的私交,真有的话,彭副总起码也会让政委带上自己的问候。所以这个问题,之所以被提出来,显然是没有注意赵政委的政工身份。

还真不是一个无厘头的问题,并且《亮剑》在这一桥段的处理上,也确实遵循了军事常识,需要认真解释一下。确实,李云龙在淮海战场身负重伤以后,通过野战医院的护士们之口,叙述了华野前三号首长都曾前来探望的事情,当然这个“123号”的说法并不准确(陈毅当时不在华野),只是表明了一个状态:野司首长非常关注和在乎李云龙的伤情,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个要素,其实是李云龙的军队级别,他当时已经是华野某纵队的二师师长,步入了高级指挥员行列,这样级别的军事主官重伤并且生命垂危,确实会惊动野司首长的。比如1945年12月,原山东军区第8师师长王麓水在滕县战斗中牺牲,不仅山东军区党政军领导亲自到场,主持隆重公祭,连远在陕北的中央领导也相继发电挽悼,虽然当时没有军衔制,也得算“将星陨落”了,实在非同小可。


而赵刚在赵家峪战斗中突围重伤,是早在抗日战争时期,他仅仅是八路军129师的一名团政委,还属于中级政工干部,远没有后来李云龙那样闻名全军,在革命战争时期,师(旅)和团恰恰是我军编制的一个节点,师(旅)属于战役单位,指挥员轻易不会亲临火线,出现伤亡的概率不大。而团级属于战术单位,不少团长是要亲自带队冲锋的,因此这个级别伤亡的数量可是不少,不可能一名团长的牺牲就惊动延安。




第二个要素,是李云龙的华野2师队伍情况特殊,相信真正的亮迷都很清楚,该师是在“中原突围”后由中原军区转隶过来的,并非华东野战军的老部队,如此华野首长就必须格外照顾一下。比如在之前的赵庄阻击战中,华野司令员用“五吨”炮弹换下李云龙所部时,就亲口说过:“打光了不好交待”,指的就是2师性质特殊,不到万不得已不能拼光,得留点老底子。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这就好像父母对亲生儿子可以毫无顾忌地严厉责骂,但是对养子大多会包容些,这是咱中国人的优良传统,所谓“面难”。而作为一支性质特殊部队的军事主官,曾经八路军129师刘师长、陈旅长(中野首长们)的爱将,如果真在华野这边有个什么三长两短,华野各首长将来确实不好跟中野首长交待嘛!所以亲自前来探望很是正常,至于“123号”全部到场的说辞,当然是文学创作的夸张手法,更为了凸显李大脑袋小命的重要性。




第三个要素,在淮海大战的关键时刻,师长以上的高级指挥员若出现牺牲情况,那是会影响士气的,包括华野2师未来由谁执掌都是大问题,所以李云龙重伤确实是严重事件,也必然引起野司首长的重点关注。其实两边都一样,如果当时楚云飞也被冲锋枪当场击毙、或者伤重不治,我方战报里也会着重宣传的,在三大战役的战果统计中,蒋军少将以上军官被毙伤俘的数字,绝对有准确体现,但是团长或者校级军官,那就算了。


比如在1946年10月的涟水保卫战中,华中野战军第10纵队司令员谢祥军被敌整编74师的特等射手冷弹射中,送往野战医院后因抢救无效而牺牲,他是我军在解放战争中牺牲的最高级别将领之一。但是谢司令员牺牲的消息,当时被野司严密封锁,不仅没有立即召开隆重的追悼会,而且关于他牺牲的消息还被特意隐藏,主要就是怕影响部队士气,同时给敌人提供大肆宣传的机会。




在之前写过的许多《亮剑》文章里,笔者坚持认为李云龙的人物原型中,一定有开国中将皮定均的影子,因为经历过中原突围然后再改隶华野指挥的部队,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皮旅”,也就是中原军区的1纵1旅,到达豫皖苏解放区后该部改称“华中野战军独立师”。


论资历,1955年皮定均也确实该授少将军衔,后来主席在他的名下特批:“定均有功,由少晋中”(皮有功,少晋中应该是另外一个版本),遂被授予中将。对于老红军出身的虎将,不仅是野司首长,中央领导们也是比较熟悉的,那么假如是皮定均将军在战场上重伤,如何不惊动野司各位首长?恐怕是有条件赶来的,都会到野战医院察看伤情以及表达慰问,这是勿庸置疑的。




所以对比一下亮剑的剧情,类似李云龙这样的重量级军事干部,享受野司多名首长关心的待遇,一点也不稀奇。而抗战时期负伤住院的赵刚,也肯定有上级领导探望,比如副旅长、师或旅的政治部主任等等,在李云龙带着和尚前往野战医院时,赵刚曾在谈话中提起过政治部有人来过,只有真正的亮迷,才能有这段记忆吧?


理解了上述要素,也就能举一反三,假如赵刚在三野军政委的任上战场重伤,即便不是野战军前三号首长齐来探望,待遇也不会比李云龙差到哪里去。


李云龙,与李秀芹新婚大喜日,多年战争养成的习惯,让其在与老婆热炕头前,习惯地叫上警卫员,前去各处查岗,发现团部保卫干事朱子明不在铺上,手一摸被窝是冷的,李云龙非常警觉,马上叫起睡下的团部警卫排的战士奔向村口。

此前朱子明在执行任务时,不幸被日军所俘,特种作战专家山本一木大佐亲自审问,要对朱子明实施凌迟,用心理战攻破了朱子明心理的最后一道防线,叛变投敌成了鬼子的内应。

利用李云龙新婚志禧的机会,接获情报的山本一木,亲率日军特种兵,偷袭并捣毁了独立团团部,尽管李云龙和魏和尚等人杀出重围,但政委赵刚却身负重伤,团部警卫人员几乎全都折损,赵家峪数百村民惨遭日军杀害。

如果不是长年战争养成的睡前查岗、警惕性高的特点,与新婚妻子热炕头的话,李云龙的脑袋也不保了,真的是非常悬,可以说李云龙职业军人的素养救了自己。

赵刚,此时是八路军独立团政委,曾读于燕京大学,延安抗大毕业以后,担任了政工干部,此后,被八路军第129师第386旅派往所部独立团,与李云龙成为工作搭档。

抗战时期,由于日军的残酷扫荡和封锁,双方实力非常悬殊,八路军主力有时都不得不化整为零,以连甚至排为单位,各自转移各自散开,规避日军主力的扫荡,以保存实力,《亮剑》中有真实的体现。

当时,驻扎在赵家峪的只是李云龙的团部,各营以连排为单位,都分散开来,各自发展,身边只有团部参谋人员和一个警卫排的兵力。

李云龙的独立团,与旅部、师部都是自个分开的,当时,团部基本上都很少有电台,日军发动大扫荡,各自分散突围时,旅部都不知道所属各团在什么位置,是否已经从日军的包围圈中突围出来,除非各团在根据地站稳了脚跟,才会和旅部通上有线电话。

赵刚,负伤时,被送到了相对比较安全的根据地医院,书中和电视剧中都并未提及旅部和师部首长去医院看望赵刚。

就有两种可能性,师旅首长知道赵刚负伤住院以后,可能会去医院探望,毕竟赵刚也是八路军晋西北“铁三角”中,非常有名的主力独立团政委,是我军的中级指挥员了,当时在军中的级别已经不低了,1955年授衔时,曾担任八路军的团长、团政委的军官,不乏被授予中将军衔,上将军衔也不在少数。

另外,师旅首长可能未去看望负伤住院的赵刚,可能性也是非常大的,毕竟当时侵华日军非常强大,经常发动大扫荡,八路军师旅部所在地也不是固定不变的,经常处于不断流动的状态,战时吃紧抽不开身来看望赵刚,也是合情合理的。

李云龙,尽管是个刺头,不太好驾驭,是个不按常理出牌打仗的一员虎将,其负伤住院时,身份已经不再是八路军独立团团长,而是华野某纵队的二师师长,属于我军的高级指挥员了。

关键是李云龙的二师,在淮海战役中,不仅是华野的主力,而且是王牌师,李云龙率侦察连深入敌后,浑水摸鱼的打法,搅乱看敌我部署的态势,加速了战役的进程。

在乱军中,李云龙直插国军嫡系89师楚云飞所部,昔日在晋西北携手抗日的好友,此时各为其主,双方大打出手,李云龙被60mm迫击炮弹所伤,楚云飞则被司登式9mm冲锋枪子弹所伤,两人都命悬一线,但都被抢救过来,全都大难不死。

李云龙,身负重伤住院,可能有生命之虞,惊动了野司前三号首长,都来战地医院探视,除了野司首长重视李云龙的伤情以外,也是对部属的一种体恤姿态。

高级指挥官,在作战时负伤住院,生死未卜,命悬一线,作为军方高层,此时,如果不问不顾,对军队士气特别是负伤者所部有很大的影响。

此外,华野前三号首长亲来医院探视,也印证了李云龙确实是一员不可多得的虎将,在野司首长心中份量很重,李云龙身负重伤,牵动了他们的心,不到医院探视,在指挥部中,也会心理不安的。

到了医院,探视了李云龙,内心就会稍安,作为运筹帷幄的野司高层,同时也有军事上的考虑,如果李云龙真的伤重不治,也会提前考虑物色替代李云龙二师师长的人选。

综上,赵刚,负伤时在军中的职务,当时军队所处的环境非常恶劣,要尽量保存实力,避免与侵华日军硬扛,以山地游击战为主,积小胜为大胜。

师部、旅部与独立团,相隔距离非常远,没有电台时,甚至都联系不上,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首长们无法去医院,探视负伤的团政委赵刚,也是合乎常理的。

李云龙,负伤时在军中担任的军职,当时军队所处的环境与抗战时完全不一样了,具备了与对手争夺天下的能力和实力。

在淮海战场时,能与对手在战场上硬扛了,双方都投入了大兵团作战,作为某纵队师长的李云龙,王牌师师长身负重伤,牵动了华野高层的心,此时,也有条件来医院探视。

作为工作中的搭档,赵刚团政委与李云龙师长,各自身负重伤住院,其实,两者是无法相比的,可谓此一时彼一时,也没有可比性的,原因上述已经说了非常清楚。

2、这次3.21东航坠机事件,132名的乘客还能找到遗体吗?

首先对于这场空难,我们所能做的除了表达自己悲痛心情之外,就只能剩下祈福,愿离开我们的同胞,在天堂上在也不会经历这样的苦难!

人上了年纪,就看不了这样的场面,每看一次我就会联想,如果我也在这次飞机上,会是什么样子。好了有点跑题,下面我们来说说这个问题。

大家要知道飞机是从8000米的高空坠落,飞机残骸分布位置在主要撞击点周围半径30米和地下20米深的位置,但距此10公里外也发现了疑似的飞机残骸。这说明这次撞击力度之大,不亚于一颗导弹爆炸,这么大的爆炸威力,身处在飞机内部的人员可想而知。

遗体肯定会找到,但不会是完整的,确切地说找到的可能都是些残肢断臂,很难有完整的遗体,除非出现奇迹,我们也希望出现奇迹,要知道这次空难摧毁的不单单是132条生命,更是132个家庭,我们在这里为这132条生命祈福,希望会有奇迹发生,希望还有幸存者[祈祷][祈祷][祈祷]

首先,向东航坠机事件遇难者全体人员表示哀悼,但愿你们的亲人能够平安健康!

一般飞机失事坠机,会有一个加速度的冲击力,飞机上人员会集中到机头部位,并快速向地面俯冲,坠落时会与大气层剧烈摩擦,可能会造成机舱解体或者起火,如果是解体,那么在空气对流中乘客会甩出机舱,并且粉碎性解体;如果是起火,高速坠落时也会使其化为灰烬,毕竟人体肯定没有飞机组件坚硬,再由于飞机落地撞击力度过大,造成二次爆炸和燃烧,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会无法找到完整的遗体。

可是为什么飞机失事现场却发现了乘客纸张的残留?按道理这些东西更应该会被撕碎或烧为灰烬,可能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些东西质量较轻,所承受的冲击力更小,现场大火灭掉之后,才幸免未被烧尽,以上仅仅代表个人想法,不作科学解释。

再次向东航事件遇难者表示哀悼!